
8月11日,北京,烈日下北海公园游客遮阳防晒各有妙招。当日北京晴热暴晒“加码”,紫外线照射强烈,午后最高气温攀升至32摄氏度,“热情”十足。 图片来源:ICphoto
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" src="//image1.chinanews.com.cn/cnsupload/big/2022/08-15/4-426/84cc67f57aed40e4a4ceac5cd9c1b94f.jpg" title="8月15日,湖北武汉,汉口江滩大面积滩涂露出水面。受长江流域降雨明显偏少,上游来水减少,以及持续高温导致蒸发量增大的影响,进入主汛期后长江武汉段水位持续退落,出现“汛期反枯”的现象。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" />
7月中下旬以来,中国南方地区经历了持续极端高温天气。截至16日,上海今年出现35度以上高温日数已达43天,杭州7月20日以来连续高温日数已达28天,打破6天的最长连续高温纪录。此外,南昌、福州、长沙、南京、武汉、合肥等地高温出勤日数也已达到15天以上。
在“超长待机”的同时,今年的酷暑还格外极端,越来越多城市加入“火炉”行列。中伏最后一天(8月14日),四川、陕西、重庆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等地共70个国家站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。
其中,重庆堪称“领热”整个南方,今年夏天全方位刷新了当地纪录(平均气温纪录、最低气温纪录、连续40℃+日数纪录),15日,重庆沙坪坝站的最低气温达到33.8℃,刷新当地最低气温的最高纪录。
8月15日,湖北武汉,汉口江滩大面积滩涂露出水面。受长江流域降雨明显偏少,上游来水减少,以及持续高温导致蒸发量增大的影响,进入主汛期后长江武汉段水位持续退落,出现“汛期反枯”的现象。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
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" src="//image1.chinanews.com.cn/cnsupload/big/2022/08-12/4-426/d0cc9ce8ef5f48ef83d5961d5781e986.jpg" title="8月12日,江苏南京,小朋友在街头喷泉处戏水纳凉。当日,南京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。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" />
根据中国天气网统计,在近期的全国高温榜中,40℃屡见不鲜,43℃甚至挤不进榜单前十。
如此持久、大范围、高强度的高温天气,究竟从何而来?气象专家向中新社记者表示,大气环流形势,特别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是最主要的原因。
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表示,从监测上看,今年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大、强度偏强。在它的控制下,中国南方地区整体受下沉气流控制,天空晴朗少云。白天在日照辐射的影响下,近地面加热强烈,热空气滞留在地面,吹不走、散不出,因此出现较大范围的持续性高温天气。
“不仅中国,今夏的北半球,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、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增强,形成大范围的整体环球暖高压带,在整个北半球多地形成高温天气。”陈涛说。